? ??去年以来,州气象部门对全州贫困地区的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进行了普查和评价,并对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不断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基层延伸,贫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的指示要求,深入实施气象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在“精准”上下大力气、硬功夫,切实发挥气象为农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独特作用。
稳固根基健全气象预警体系精准脱贫中的防灾减灾,贵在摸清底数,更需踏实勤干。按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相关技术方法和标准,针对共和、贵南、兴海三个县主要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冰雹),州气象部门编制精细到江西沟镇、廿地乡、河卡镇等八个乡镇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地图,为县委、县政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按照“五有三覆盖”要求,明确重大灾害隐患阈值,开展分级警戒工作。对照《基层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标准化建设指南》,依托“青海省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在省气象台的指导下开展本地化应用,实现辖区内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全覆盖、重要隐患点监测预警全覆盖、预警信息防灾减灾责任人的全覆盖。
不仅如此,贫困地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也逐步完善。今年以来,州气象部门配合省气象局完成了国家级台站和部分区域站雪深、日照、固态降水等要素的自动化观测;完成兴海县龙藏自动站建设,乡镇自动站覆盖率达到93%以上;完成全州各类站点基础信息核查核对工作,做好部分站点2G升4G的试点工作,配合省局完成贵德县局站分离无人化值守工作;加大海南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贫困地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深入人心建立了共和、贵南、兴海三个县种植结构信息、主要作物信息、地理信息、主要农业气象指标、新型经营主体信息、农业产值、“直通式”服务对象等基础信息的收集汇交至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将农田小气候等观测资料传输至省气象信息中心,并纳入省级农业气象大数据库。并应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客户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这3个实施县依托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发的“青海天气”气象服务手机终端中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专题模块,开展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等方面的交互式、个性化、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共和、贵南、兴海三个县将具有一定规模的92家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注册用户43家,覆盖4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此外,州气象部门还将人工影响天气摆到突出位置。在扶贫地区适宜地点积极增设人影作业、设备的布点工作,适时开展人影作业,减轻扶贫地区自然灾害的损失。从而继续推进人影服务业务现代化建设,完善常态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业务,为贫困地区提供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气象服务。为提高应急服务水平,各级人影部门将加强人影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各项应急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天气背景和人工消(减)雨作业防线设计机制,健全人影应急作业监测预报、空域保障、指令下达、发射操作、弹药供给等技术、保障要求及对策,从而提高扶贫地区农牧业增产增收。住在共和县塘格木镇治海村的村民代羊本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一家人从民和搬迁到这里有六年了,家里种植了五百亩左右的青稞,由于气候原因,降水量不足,土壤干旱导致总产量不高,其他的村民跟他有着一样的苦恼。得知此事后,气象部门与县工商局、农业局沟通,完善了为农服务对象库,确定了10户以上的种植大户以及30公顷以上的种植合作社、5户设施农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定期为农户实施人工降雨,解决了这一难题。州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叶海年告诉记者:“我们针对重要农事季节、重要生产活动或者是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都会提供专题服务产品,走到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现场服务,务求把气象服务送到农业生产者的手中,使农业气象服务成为一项民生工作、惠民工程,让农民群众得到气象服务的实惠。”
眼下,现有贫困地区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也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等有关。我州气象部门将搭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努力推动贫困地区面向各行业气象服务的多元、精准发展;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全方位形成扶贫合力,推动气象扶贫工作提升效益。